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真哪噠專欄:在基督的愛裡同行-面對同志朋友的第一步】

【真哪噠專欄:在基督的愛裡同行-面對同志朋友的第一步】

        如果教會 ( 或任何一個宗教團體 ) 真心想要開始關懷同志朋友,就需要營造一個相對起來比較友善的氛圍,也就是在平日的言行中顯示出對性別相關議題的關懷或瞭解,並且讓周圍的人覺得這是一個願意聆聽、不妄加論斷,且能夠保守秘密的團體。當看見社會上或群組中有一些對性別或同志過分主觀偏頗的評論時,也能以一個較為平衡、同理的角度來提供不同的想法。我想再次強調,這不是一種對事件的立場問題,而是一種對人的態度問題。我們需要從心底真的相信,每個人(不只是同志朋友)都是按照上帝形像而造的,有其尊貴的價值值得我們認真注目以待。若能這樣想,就比較不會理所當然地忽略這些少數或還未被認識的朋友,也較能假設有這樣的朋友同在教會或群組中,願意謙卑地調整談論這個議題時的態度或言詞,讓他們覺得這是可以親近與討論的友善關係。

        以我個人的經驗或從若干同志朋友的回饋來看,如果一位同志是已經在其工作或生活環境中完全公開自己的身分,或者願意對某些人出櫃,就代表他 / 她其實是願意且期待新朋友也可以放心從性別角度來對他 / 她這個人有更多的認識。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剛接觸同志朋友(不管是對方自願出櫃、他人介紹或本身已是公開性向者)的異性戀者詢問他們一些關於性別等較為私人的問題其實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也是可以鼓勵的,代表願意對對方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而非忽略或假裝瞭解。但是也有一些異性戀者或基督徒,明明知道對方已經公開出櫃,卻因為怕說錯話而故意避而不談,這反而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其實認識同志朋友就像當我們結識任何一位新朋友一樣,總是會先從外圍比較一般性的問題開始, 也讓對方瞭解與自己相關的訊息,彼此建立適當的默契後,才比較適合做更深入的接觸。同志朋友也與所有人一樣,都會願意等待一個真誠的關懷或瞭解,而非刻意的忽略或冷漠。

        但是實際面對同志朋友的時候,也的確有些部分是與面對一般異性戀朋友有所不同,需要我們培養一些「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敏銳度」。簡單來說,我們平日就要避免在還不熟識對方時,就因為對方是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而理所當然認為他或她一定是異性戀者,或理所當然與一般異性戀者一樣在乎與異性相處的親密關係。其實這樣的情形在同志朋友身上大約又可分為兩種可能,一種是可以從外表區分的,另一種是不容易從外表看出的,兩者的回應有些不同。

        有些同志在外表裝扮上是比較特別一些(例如較為中性或男性裝扮的女同志 T,或者跨性別而裝扮明顯與其生理性別不同的朋友),實在讓人無法忽略。這就如前面所提到的,當他 / 她選擇用外表的特立獨行來「展現自己」的時候,顯然代表他們不但知道自己與旁人不同(這個不需要我們提醒),也不介意特別的眼光(已經有心理預備),反而是希望藉此被瞭解而非劇加論斷。舉例來說,某次我遇到一位有段時間未見的女同(T)朋友,看到她幾乎剃光兩邊的頭髮,比一般男生還要 Man,我笑說「哇,妳的新髮型超酷的,妳媽看了會不會昏倒?」她聽了很得意地說:「其實這是我媽帶我去剪的,她可比我還高興耶!」這樣的關注與對話可能就遠比明明看到有所不同卻假裝不在意 ( 其實心裡可能還皺眉搖頭 )好得多。

        但是他們會介意(並經常因此而受傷)的是我們是否只憑外表來「論斷」他們的尊嚴或價值。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如果我開頭是說:「哇,妳的頭髮怎麼理成這樣,這樣哪能在學校當老師?」或「妳頭髮變成這樣以後怎麼嫁得出去?哪會有男人要妳?」顯然就犯了大忌。因為這樣的對話是假定「女生應該要有某種外貌,而她目前的樣子實在值得羞恥。」但是我們應該反省一下,作學校老師最重要的標準難道只是髮型而不是愛學生的心或教學的能力?我們關心過她的教學嗎?而作一個女性最重要的價值難道是由有沒有男生願意娶她來決定?這樣的言語對於一般異性戀的女孩來說可能只是一些小玩笑(但仍然不妥),但是對於同志朋友來說,卻可能剛好驗證:她面前的這個人其實是活在性別刻板印象中,並且任由自己的偏見來評斷他人,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另一種情形是相反的,當我們還無法透過外表來分辨是否是同志的時候(也代表對方可能並不想被辨識出來),往往只會根據外在的生理性別來對號入座,就輕易地假定對方也是異性戀者。舉例來說,在一個大型團體中最常遇到的可能是熱心的婆婆媽媽,要為一些成年單身的男生介紹合適的對象。如果事先詢問過當事人的想法,他也覺得目前的確是該考慮終身大事的時候,若有人協助介紹當然也可算是美事一樁。但是如果還未私下詢問當事人的意願,就不斷地「關心」或介紹安排對象,這對一般的異性戀男生可能都有點困擾了(因為要被打量外表與身家工作),何況那些其實對女性並不感興趣的男同志?甚至我聽過的情形是,有人明知某位男性是旁人皆知的同志,卻還是硬要介紹某個同齡女性給他認識,以為他若和這位美麗溫柔的女孩交往就可能因此「改變」了性傾向。其實如同第一章所提到的,對大多數同志來說,若真的能用這樣的方式改變自己恐怕早就作了,畢竟沒有人想要一輩子與整個主流文化敵對,過那樣辛苦而孤單的日子。

  以上所提的例子只是希望能顯示在目前許多環境中,我們已經太習慣對兩性的外表、氣質、性傾向等作截然的二分法。這很多是因為彼此的生活經驗太過相近,以致於理所當然地簡化許多與人相處的敏感度,認為其他人也應該要如此表現才是「正常」的。所以,面對同志的第一步,就是增加自己在性別議題方面的敏感度(包括外表與婚嫁),但也不需要對此過於敏感,怕動輒得咎,而是要有大方的態度與敏銳的判斷。而當基督徒希望以基督的愛來關懷認識他們時,自然也應該學習先更為謙卑地聆聽而理解,而非理所當然地給予自認為合宜但其實卻可能充滿偏見的論斷。

           摘自《當耶穌遇見同志》

第二章 如何接觸與關懷同志朋友

作者王道維

當耶穌遇見同志3D.png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