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嗎哪到我家:約翰福音
書封 出 版 商 真哪噠出版社
系列 清晨嗎哪39
作 者 張木泉
ISBN 978-626-7599-04-4
CIP 241.65
EAN 9786267599044
出版日期 2024-10
語文別 繁體中文
頁數開本
尺寸:148*21mm
頁數:338頁
印刷裝訂 黑白膠裝
類別 生命造就 研經 靈修 個人成長
2024.10/21~2025.1/21(七九折)
■本書簡介
重磅級研經靈修鉅作 最值得收藏
66卷聖經分冊或合輯陸續推出
清晨嗎哪到我家 一本滿足讀者七大需求
是一本讓你享受讀經的書,因為它將幫助你明白聖經的真理。
是一本讓你明白聖經的書,因為它為你解釋一些聖經的難題。
是一本讓你與人分享的書,因為它擁有清晰而且明朗的信息。
是一本讓你信仰生活的書,因為它教你如何把聖經實踐出來。
是一本讓你學習禱告的書,因為它教你禱告且為哪些事代禱。
是一本讓你省察生命的書,因為它有許多生命的學習與提醒。
是一本讓你小組討論的書,因為它提供有條不紊的重點整理。
像這樣的書,您能錯過嗎?
像這樣的書,您不渴望送一本「聖經」,
再加上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給您的慕道朋友嗎?
張木泉牧師把牧會三十多來的研究與領受,藉著《清晨嗎哪到我家》呈現出來,讓許多弟兄姊妹更加認識神的心意,使讀經成為一種享受;新朋友不再以讀經為苦差事,因為深入淺出的《清晨嗎哪到我家》讓他們讀經更有亮光。
每一本《清晨嗎哪到我家》包含的內容有:
(1)本章大意:該章經文所講述的內容。若你有新的看見,可以把它寫在空白處,作為補充。
(2)釋經與亮光:這是作者在讀經時所歸納出來的亮光(含解經),可幫助讀者明白神的心意。你若有其他的亮光,可以把它寫在「柒、我的領受」空白處內。
(3)捫心自問:你可以透過這部分來問問自己對真理的回應情形。若它正反應你現在的屬靈光景、生活情況,需要向神認罪,或對你有更深提醒,或付之行動……,你就停下來向神禱告,千萬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4)禱告回應:期待你能使用這個部分,真心向神禱告(邊看邊讀)。雖然這些是作者自己的感動,你若以為美,只要真心誠意地禱告,神必然垂聽。
(5)代禱事項:這些代禱事項是從該章經文所引發出來 的,你也可自加代禱事項在空白處。期待你的禱告不再只是內向的禱告,你當求神擴大你的禱告視野,常常求神的國和義,為別人、教會、所住城市及國家社會的需要代禱,使你成為一個被神所祝福的人。
(6)每日金句:你可以從每天所讀的經文中,挑出一段或一節、一句話,成為你今天的座右銘,把它寫在空白處,而後讀它、背它、默想它,使它成為你今天的幫助。
(7)我的領受(我的行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清晨嗎哪到我家》所提供的資料外,你還有其他的領受,可以把它放在這個位置,不斷提醒自己,使生命得著更新。或是你讀了這章經文後,挑戰自己所要採取的行動(至少一項)。
■作者簡介
張木泉 花蓮博愛浸信會主任牧師
【神的僕人】
從小被邪靈攪擾,不好照顧,母親禱告求神醫治,而後把他獻給神使用。
【教會牧師】
1986年神的呼召臨到,就讀台灣浸信會神學院;1990年神帶領至花蓮博愛浸信會牧養教會至今,從50人到突破千人。
【婚姻工作者】
年輕時,神就感動要從事婚姻家庭相關服事,透過真理的教導,使婚姻家庭活在基督裡。如今從事婚姻工作30餘年,透過真理的幫助,醫治婚姻、重建婚姻。
【聖經實踐者】
鑒於信徒靈命需要餵養、生命需要更新、服事需要恩膏、人生需要目標,根源在於神話語的建立與紮根。為此,開始撰寫「清晨嗎哪」,一面滿足自己的需要,一面供應信徒的渴望。2022年4月賈社長看到「清晨嗎哪」能對華人基督徒祝福,決定出書,訂名為「清晨嗎哪到我家」。
■目錄
初心
牧者的渴望
讀者迴響一
讀者迴響二
讀者迴響二
「清晨嗎哪」如何收取
使徒行傳簡介
第 一 章(上)
第 一 章(下)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上)
第 四 章(下)
第 五 章
第 六 章(上)
第 六 章(下)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上)
第十一章(下)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 廿 章
第廿一章
■內容試讀
約翰福音簡介
一、 作者
書中並沒有記錄作者姓名,僅在全書即將結束時略述:「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廿一24)。這門徒就是「耶穌所愛的那門徒」,也就是在晚飯的時候,靠著耶穌胸膛說:「主啊,賣祢的是誰」的那門徒(廿一20)。教會的傳統和大多數聖經學者都認為,這門徒就是使徒約翰。本書準確地指出其他門徒的姓名,卻故意不提使徒約翰的名字,而用「那門徒」、「主所愛的那門徒」、「西庇太的兒子」等來稱呼約翰(十三23、十九26、廿2、廿一2、7),這是作者有意處處在書中隱藏自己的身分。我們若細心查對的話,不難發現書中所特意隱藏的名字,就是使徒約翰。
二、 寫作日期
約翰寫本書的時候,大概在主後85-90年間。那時候,前三卷福音書早已流通在眾教會之間了。據早年教父的傳說,使徒約翰晚年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牧養教會、教訓門徒。很可能他就在這個時期,在以弗所寫成這卷福音書,並寫下約翰壹書、約翰貳書、約翰參書。
三、 受書對象
使徒約翰於晚年時,鑒於教會遭到迫切的需要,才動手寫這第四卷福音書。當時同輩的門徒,若不是已經為主殉道,就是安睡主懷,只留下約翰一人仍在世上。早先在教會中雖然已經有異端興起(西二8),但還不致於威脅到教會的見證。到了第一世紀末葉,教會除了外部面臨羅馬政府的逼迫外,內部也受到異端嚴重的破壞(約壹四1-3)。從約翰的書信裡,可以看出當時混亂的情況。有的說耶穌只是一個人,並不是神;有的說耶穌是一個普通人,直等到祂受浸的時候,聖靈降在祂身上,祂才作神的器皿,被神所用;有的說耶穌是受造者,信了祂還不能得永生等等。因此,當時各地方教會的監督,紛紛要求約翰出來寫一卷書,繼三卷福音書之後,來證明耶穌的神格和工作。那時候只有他能作這樣的見證,因為他是僅存的這樣一位使徒──曾親眼看見過主和祂所作的事、親耳聽見過主所講的真理(廿一24、約壹一1-4)。綜上所述,可見本書的接受者乃是以受到異端影響的外邦教會為主。
四、 目的
堅固讀者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廿31)。
五、 特色
1. 本書只有很少一部分材料與其他三卷福音書相同,其餘都是新材料。在材料的取捨中,作者也不是相容並蓄,而是有目的地作選擇。
2. 本書一開始就從以往的永世(太初)說起,指出耶穌在創世以前就存在,與神同在,並且就是神(一1-4)。本書不提耶穌降生的事、不敘述祂的家譜、不提祂的受試探,這些都在在說明耶穌基督是神。
3. 本書特別強調耶穌基督和父神的關係。祂作為神的兒子,乃是奉父的命令來遵行差祂者的旨意(四34、五19、30、六38)。
4. 本書有七個眾所熟悉的以「我是」開始的句子:「我是生命的糧」(六35、41、48、51);「我是世界的光」(八12);「我是羊的門」(十7);「我是好牧人」(十11);「我是復活、我是生命」(十一25原文);「我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我是葡萄樹」(十五1)。以上這些「我是」都表明耶穌乃是神自己來滿足人一切的需要。
六、 讀經態度
1. 把自己當成聖經中的人物來研讀:雖然內容跟你沒有直接關係,只要你能把自己當成書中的人物,必能從其中得著亮光與幫助。
2. 渴慕神對你說話:你渴望今天神對你說些甚麼?要你實踐甚麼?要你反省甚麼?要你調整甚麼?給你甚麼挑戰?……如此的讀經必能帶給你極大的祝福。
3. 渴慕付諸行動:渴望把所讀神的話語加以實踐,必然在所行的事上得福。
第一章(上)
壹、 本章大意(1-28)
1. 耶穌就是神,祂和父神一起創造萬物。
2. 施洗約翰是神差來為耶穌作見證的使者;願意相信耶穌者,就能成為神的兒女。
3. 施洗約翰承認自己不是彌賽亞,而是為彌賽亞預備道路的人。
貳、 釋經與亮光
【1-14節】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太初有道」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宇宙萬物未被創造之前),「道」(指耶穌)已經存在。「太初」原文指起初、開端。「太初」與「起初」(創一1)原文同一個字,但兩處的意義卻不同。「起初」指神創造的開始(起初神創造天地),亦即時間的起頭;「太初」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就已經存在(自有永有)。「有」字為過去未完成時式,表示連續、不受時間限制的存在。換言之,「道」沒有時間之前已經存在;如今會持續下去,並沒有停止其存在的一天,表明耶穌是昔在、今在、以後永遠常在的神。「道」(logos)原文指「話、言語」,與平常應時的「話」(rhema)有別。這裡的「道」指「恆常存在的話」,不是應時所說的話;乃是解釋、說明、彰顯神的屬性。換言之,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祂是神的解釋、說明和彰顯,也就是透過耶穌把神表明出來(18)。「道與神同在」至少有四個意思:①表明「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只有一位神,但在神本體中有三個位格─父、子、聖靈);②表明「道」與「神」處於同等地位,沒有誰優誰劣之別;③表明「道」與「神」同時存在,沒有先後之別。④表明「道」與「神」彼此面對面,彼此之間心意相交相通,向著對方並無秘密。這表明耶穌與父神都是三位一體的真神,同時存在,有同等地位(腓二6),並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道就是神」的「是」在原文為過去式,表示這個「是神」並不是後來才逐漸變成的,表明耶穌本來就是神。本節的「神」字原文無冠詞,表示所強調的是這名詞的屬性,指「道」(耶穌)就是神,但自己並不構成神整個本體,而是在本質上與父神完全相同(約十30)。換言之,「道」乃是三一神的一部分,而耶穌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2):本節不僅是第1節的重複,也是一個確認,指出耶穌在宇宙未被創造之前,就已經是神,並不是突然由人變成神的。約翰會如此說,乃因第一世紀末葉,盛行一種異端,認為耶穌原來是一個平常的人,並不是神,是在某一個時點才成為神。
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3):表明耶穌與父神一同創造宇宙萬物(創一26)。「萬物」原文指萬有、諸世界。「萬物是藉著祂造的」按原文意指「萬物是透過祂而成為存在」,意思是祂「使無變為有」(羅四17)。「被造」原文指開始存在。「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指耶穌所創造的被造之物,本來都是美好的,每一樣都是正面且肯定的。如今會有許多污穢、醜惡,乃因墮落之後受罪惡敗壞的結果。
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4):表明耶穌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光的源頭(詩卅六9)。這裡的「生命」,不是指人原有的生命(已被罪污染),乃指神的生命。當神的生命(接受耶穌)進入人的裡面時,就會成為人的光,使人認識屬神的道路,過屬神的生活,進而使生命發光照亮,所以說:「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5):「光」指耶穌(7)。「黑暗」指邪惡的環境。「照」原文有光不斷地照亮之意。光不斷照在黑暗裡的目的,是要顯出人在黑暗中邪惡醜陋的光景。「接受」原文為「勝過」之意。本節之意:黑暗企圖「勝過」光,卻無法得逞,因光仍繼續不斷地照耀著。
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6):「差」字原文含有「使者負特別使命」之意。「約翰」指施洗約翰,不是本書作者使徒約翰。本書從不提及使徒約翰的名字,因此不像其他三卷福音書,須加「施洗」以示分別,而單單稱呼約翰就知道是指「施洗約翰」。
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10):在約翰的著作中,「世界」具有獨特的意思,指混亂、墮落的世界。「不認識」指不能分辨、蒙昧無知。人的心眼因為被世界的神(魔鬼)弄瞎了,所以不能認識耶穌(林後四4)。
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11):「自己的地方」原文含有「自己的家」之意。廣義泛指全世界,狹義特指猶太地方。「自己的人」廣義泛指全體世人,狹義特指猶太人(神的選民)。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12):「信」字原文指「信入」,即接受之意。「名」在猶太人看來,是代表整個人,所以「信祂名」指接受耶穌基督。「權柄」原文指權利。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13):當代聖經譯為「這種人既不是根據人的血統而生,也不是出於人的情慾,或人的意願而生,乃是從上帝而生的。」表明人得救的生命是屬靈的,與人的血肉和天然生命絕對無關。「血氣」指人血肉的身體。「不是從血氣生的」指人不能說父母是基督徒,他就是基督徒。救恩不能由血緣從父母傳給子女,也就是得救不能傳承。「情慾」指出於人天然生命中敗壞的意志。「不是從情慾生的」指人的肉體沒有能力使自己獲得新生。「人意」指出於人天然生命中善良的意志;也有解經家認為「人意」指從人來的幫助。「不是從人意生的」指得救無法透過人的好意和幫助。「血氣、情慾、人意」三者的原文幾乎是同義字,均指男情女愛的性結合。「從神生的」指接受耶穌,得著新生命。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4):「道」原是抽象、難以捉摸、看不見、觸摸不到的,如今在肉身裡成為具體、實在、可見、可摸的,此乃「道成了肉身」之意。「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表明人在基督裡所能享受和經歷的神,乃是豐豐滿滿、綽綽有餘的。「恩典」指不須付出任何代價,可以白白得著的一種賞賜。「真理」指對神具體又實在的一種認識(即透過耶穌認識神)。「恩典」是以愛的形式出現,特別表現在耶穌的行動中。「真理」則表現於耶穌的話語裡。事實上,恩典不是別的,耶穌就是恩典,父神把耶穌白白地賞賜給我們,使我們因祂得福。耶穌也是真理(十四6),得著祂就得著真理,使我們藉著耶穌認識神。當時智慧派學說認為肉體是屬邪惡之物質的,聖潔的神根本不可能和邪惡的肉體聯合。多西特派根據智慧派的學說,否認基督是在肉體裡來的。約翰如此表達(對照約壹四2),正在駁斥這種錯誤學說。「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指耶穌在山上變化形像(太十七1-2),更可以說是耶穌品德上的榮美。「榮光」乃描述神的臨在。
一開始作者提到耶穌就是神,祂和父神一起創造萬物。耶穌是生命的源頭,但世人卻拒絕耶穌。作者繼續提到施洗約翰是神差來要為耶穌作見證,只要人願意相信和接受耶穌,就能成為神的兒女。耶穌藉著道成肉身,把恩典和真理賜給世人。這在在提醒我們:
1. 要確認我們所信靠的耶穌基督,是昔在、今在、永遠常在的真神,使我們的信仰不致動搖。千萬不要聽信錯誤的異端學說,避免信仰被搖動。故此,約翰不斷確認我們的信仰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1-2)
2. 當我們擁有神的生命(接受耶穌)時,就能走出黑暗,進入光明,過屬神的生活,享受神的豐富。正如約翰所說:「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4)
3. 當我們信靠耶穌時,生命的黑暗就會散去,否則就會一直活在黑暗痛苦裡。約翰提到這點時,卻說:「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5)這是世人的悲哀。
4. 挑戰自己成為耶穌的見證人,使人因我們認識耶穌基督。正如作者所說:「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7)
5. 相信和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生命的救主,乃是成為神兒女的管道。正如作者所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12)
6. 只要願意讓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就能透過耶穌豐富的享受神的恩典和經歷神的同在。這就是約翰所表達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14)
【15-18節】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15):「那在我以後來的」指耶穌顯在人面前的時間,是在施洗約翰之後。「反成了在我以前的」:施洗約翰承認耶穌在時間上,早已存在;在地位上,尊貴超越過一切,無人能與之比擬。「以前」兼指時間和地位。「祂本來在我以前」指在耶穌成為人(道成肉身)之前,祂就已存在了。
從祂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當代聖經譯為「祂不斷把豐盛的恩典賜給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賜給我們。」表明信靠耶穌的人,在祂豐盛的恩典中,可以不斷經歷神一次又一次的眷顧。「恩上加恩」指恩典之上復加恩典,意即足夠應付我們每項需要的恩典(林後十二9)。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17):「律法」是神在西乃山上藉著摩西傳給以色列人(出廿四12)。律法的功用是見證神的義,照著神的標準對人有所要求。「恩典和真理」是神對人的供應和啟示,使人能享受神並經歷神,藉以應付神的要求。但我們必須相信耶穌基督,才能得著恩典和真理。「恩典和真理」二者缺一不可。有恩典沒真理,容易叫人偏於極端,因為沒有標準可依循;有真理沒恩典,容易叫人偏向枯乾,因為要求使人無力遵從。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有二意:①從來沒有人用肉眼看見過神的本體;②從來沒有人真正的認識神。「在父懷裡」原文為「進入父懷裡」。「懷」是希伯來習慣用語,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表明耶穌是最接近父神,具有無比尊榮的地位。「將祂表明出來」指耶穌藉著祂的話、生命、能力、恩典……,所作的一切將神完全表明出來。當腓力對耶穌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十四8-9)「表明」原文指解釋、述說、演出之意。
施洗約翰見證耶穌為:①比自己更早存在;②有豐富的恩典;③恩典和真理由祂而來;④把神表明出來。這提醒我們:
1. 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是不斷的、恆常的、永不會停止的。當我們真心信靠耶穌,我們必能得著恩上加恩的祝福。越會感恩的人,恩典就更多臨到。正如約翰所說:「祂不斷把豐盛的恩典賜給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賜給我們。」(16)
2. 我們需要恩典與真理,更需要耶穌基督,因為恩典和真理從耶穌基督而來(17)。有了耶穌基督,就有恩典和真理;沒有耶穌基督,就沒有恩典和真理。我們不能只要恩典和真理,而不要耶穌基督。
3. 挑戰自己成為一個流露耶穌的慈愛、神的榮耀作為和聖靈能力彰顯的基督徒,使別人從我們身上認識三位一體真神。正如約翰對耶穌的形容:「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
【19-28對照太三1-12;可一1-8;路三1-18節】
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19):「猶太人」一般是指猶太民族,但這裡特指猶太宗教領袖。「你是誰」指的是「你是不是彌賽亞」(20),因施洗約翰出身祭司家族(路一5、13)。施洗約翰的所作所為酷似猶太人所期待的彌賽亞,所以他們才如此問話。
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20):施洗約翰表明自己不是彌賽亞。「基督」希臘文指「受膏者」;「彌賽亞」希伯來文指「受膏者」,故「基督」就是「彌賽亞」(41)。
他們又問他說:……是以利亞嗎?……是那先知嗎(21):猶太人根據舊約聖經認為,以利亞將在神的審判大日來到之前再度降世(瑪四5)。雖然施洗約翰否認他不是以利亞的再現,但就他的服事來說,耶穌承認施洗約翰就是以利亞(太十七12-13)。「那先知」這詞加上冠詞,乃指申十八15所預言像摩西一樣的先知。
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23):本節引自賽四十3。古時君王出巡時,有一批先遣人員在前呼喝開路,遇道路有坑洞或崎嶇難行時,必先修補,使之平坦。當先知以賽亞如此形容施洗約翰時,表明他的任務就是替主舖路,促使人的心思回轉歸向主,好讓主有平坦的道路能進到人的心中,掌權作王。
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24):他們或許是猶太公會的代表。
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甚麼施洗呢(25):表明施洗約翰沒有資格給人施洗。
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26):約翰的意思是說:「我用水給人施洗,並非無緣無故,乃是為著給你們所等候的那一位(彌賽亞)鋪路。祂已經在你們中間了,可惜你們卻不認識祂。」「用水施洗」代表悔改與罪過得著赦免。「是你們不認識的」指不認識耶穌真正的身分,就是你們所期待的彌賽亞。
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27):施洗約翰自認,連作耶穌的僕人都不配。「解鞋帶」:太三11譯為「提鞋」,可能是亞蘭文同一個字的不同解釋,都是指卑微的僕役對主人的服侍。按猶太習俗,主人和客人進門後,由奴僕代解鞋帶、脫鞋和提鞋,然後拿盆水來替他們洗腳。
猶太的宗教領袖派人要來了解施洗約翰的身分,是不是彌賽亞。約翰承認自己不是,而是為彌賽亞預備道路的人。施洗約翰的表達,提醒我們:
1. 我們要成為為主預備道路的人(成為耶穌的出口),極力為主作見證。正如施洗約翰一樣,為主修直道路(23)。
2. 確認自己的角色與身分,並且努力達成,必能使生命不斷更新與擴張。施洗約翰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致使自己不逾越,並且努力達成自己的角色所當完成的任務(20-23)。
3. 學習真心謙卑服事主,必能得著主的肯定與獎賞。施洗約翰就是謙卑服事主的最佳典範。施洗約翰說:「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27)致使耶穌稱讚他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太十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