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中的當代真理
作者:喬恩‧保臨
譯者:李斌祥
出版社:時兆
在基督教和世俗主義的不斷爭戰中,誰會贏呢?
這世界是越來越像教會?還是相反?而復臨信仰又如何呢?
一個在1860年代成立的教會,還能夠有效地觸及並回應今日一個世俗人的需要嗎?
在這本具有爆炸性的新書裡,喬恩.保臨牧師指出,今日復臨信徒目前最緊要的挑戰,就是如何把永遠的福音帶給世俗的人!
在這本書中你將發現:
�Y 世俗的人是誰?他們在想什麼?
�Y 如何回應他們的需要?
�Y 如何與他們生活,為他們工作,而同時不失去你的基督徒經驗?
�Y 如何避免回答沒有人在問的問題?
�Y 我們可以做什麼,讓我們的崇拜聚會對來賓更友善?
如果有一本書是每一個關懷的復臨信徒都需要讀的──從教會行政人員到剛受洗的教友──這就是那本書了,而且,如果我們將它放在我們心上,它就可以成為有史以來最有效的催化劑,使復臨信徒們觸及那些未曾觸及的人們。
【目錄】
引言
感謝
第一部 一個世俗化世界的挑戰
第一章 上帝溝通的方式
第二章 一個復臨教會的問題
第三章 世俗的定義
第四章 成為世俗人
第二部 在世俗化世界保有信心
第五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
第六章 與上帝溝通
第七章 活潑地與上帝同行
第三部 在世俗世界裡分享信仰
第八章 世俗人的基本需要
第九章 具有兩個地平線的人
第十章 個人傳道
第十一章 教會群體傳道
第十二章 藉著崇拜傳道
第十三章 兩種模式如何共存
第十四章 現在,有一些好消息
附錄
一、屬靈抉擇的過程表
二、在世俗世界中的復臨教會行政人員
索引及小注
【引言】
寫作本書主要的目的,乃是要描述事實的真相;而事實並非都是美麗燦爛的。事實也不盡然是我們所想聽見或知道的那樣,但是「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這個現實之中。今日很多人已經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和其中的人失去了信任,但我發現多數的復臨信徒還是如饑似渴地追求真理,要明白事實的真相。由於許多復臨信徒,包括許多敬畏上帝之領袖的推動,我才將這些想法寫下來出版。對於教會所面對的現實,我並不以權威自居,許多人可能也希望對我的一些觀點有所回應,讀完這類的書之後,一定會引起人的研討和實驗。僅本著祈禱的態度將此書獻出,好在大地日新月異而令人困惑的時代中,激起人們對上帝旨意的忠誠。
本書並不以聖經或預言之靈的權威自居。我終身作為聖經的學者,也曾深入地研討懷愛倫的著作;在面對任何題目的時候,都是從靈感的證據著手。但如果要透徹地研討這些資料,就會使本書過長,遠非讀者所能消受,以致失去本書之扼要處所具有的力量。我本著畢生研究靈感書籍之心得的引導,但又非經常地以索引註明來處之態度出版本書,是出於我對復臨信徒在世俗世界中,本著他們的信仰生活時的觀察。這雖是一種「危險」的處理方式,但是成千的復臨信徒聽過我演講之後,都對我的觀察表示同感,這對我是一種鼓勵。我也希望讀者能自行參考來自靈感的書籍,看看事實是否真是如此。
整體來說,復臨信徒今日所面對的一個大問題乃是:雖然教會的工作在某些地方突飛猛進,但是在北美洲多數地區,卻沒有這樣令人鼓舞的飛速進展。一方面,在新幾內亞的牧師簡直抽不出功夫去開佈道會,因為他們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去考核那些想受洗的人,那些地方的人以為SDA三個字母就是「成功」的簡寫。而另一方面,北美、歐洲、澳洲的牧師,在開戒菸班時若有五個人參加,他們已會鼓掌歡慶了,戒菸班尚且如此,屬靈的聚會就更不用說了。
我在北美許多歐裔教會所看到的無望和疲憊感,主要是由於所謂「世俗化(secularization)」的過程所導致。「世俗化」就是指一個社會對人生的看法,逐漸將上帝或宗教擯斥在外,這是對超自然信念的逐漸腐蝕,認為所發生的一切,都限於這世界,並在我們的感官範圍之內,他們越來越將宗教的價值觀和常規置若罔聞。在大社會之中,教會所能發揮的力量越來越少。其實「世俗化」的人或社會並沒有故意拒絕宗教或上帝,可是上帝在他們每日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卻越來越不重要了。
「世俗主義(secularism)」屬於另外一個範疇,這名詞是指人有意識地採取一種拒絕一切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哲理。提倡世俗主義的人,可以說成是世俗主義的宣教士,他和「世俗化」的人不同,「世俗化」的人只是認為宗教無足輕重,但是對它並無敵意。
許多復臨信徒迴避向「世俗化」的人傳道理,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徒勞無益的。如果你從來沒有玩過籃球,一天有人把一個球交給你,你投了十次,結果有八次都投中了,你會說「這很容易嘛,我作得到。」但是如果你的球每次都投到一里之外,那你以後一定連球都不要踫了。
為主作見證也是如此,許多復臨信徒一連向十個世俗人傳道,每次都差了一里之遙,以後他就再也不去嘗試了。
復臨信徒向世俗人傳道時另有一個障礙,那就是復臨信徒和習俗相近的人相處時比較自在,與習俗相近的人在一起,我們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對大多數基督徒來說,去接近世俗的人就好像到了外國似的,我們聽他們說髒話,講不堪入耳的笑話,聞到菸酒的味道,樣樣事情對我們的信仰,都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挑戰。向世俗人傳道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決定,它不是一種「較為困難」的傳道工作,而是「最困難」的傳道工作,如果本書能夠鼓勵一個人向世俗的鄰居、朋友、家人傳道,在這本書上所下的功夫就算值得了。
佈道的成功會激起人的興奮,也會使教會更加堅固,我之所以對這個題目感到激動,是因為如果教會重視這個題目,就會使教會重新成為其社區生活的中心。每逢我在一間教會討論這個題目時,總有一些世俗人在座聽講,這些討論多半都會激起這些人的熱忱,他們會說:「既然你們是這樣的教會,我也要參與一份!」
但是你向世俗人傳道的時候,如果要成功,有些方法是行不通的,要是你明白哪些方法行得通,失敗的機會就會減少,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也許開始的時候不會有八成的勝算,但是在上帝的幫助之下,成功的機會一定日漸提升。
本書中特意省略了一些部分,以免讀者忽視了本書的焦點,所省略的一個主要題目是「護教學」方面的討論,這是答辯世俗人所提出的疑問,例如上帝的存在,聖經的可靠性,關於罪惡的疑問,以及其他問題等等,對於這類使人懷疑基督教信仰的問題,應當有另書詳盡討論。然而護教學的過程並不如人所想像,以為具有左右人生的重要性,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世俗人產生信念,並不是來自知識上的辯論,而是因為他們與活生生的上帝相遇了,一旦上帝在他們心裏成為真實,反對之心就會隨之消失,因為他們對人生已經有了新的看法。
說到這裏,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本書所談論的題目,主要是針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基督徒。雖然書中的基本原則,也可以應用在更廣大的基督徒圈子,但是在我選擇例子和措辭時,乃是認為它們是復臨信徒所關切的。
本書中省略的另一部分,是關於對青年復臨信徒事工方面。許多我們與世俗人之間的問題多半與青年人有關,這些青年人住在我們家裏,在我們的學校就讀,讀者會發現向青年人工作的時候,本書很有幫助,但是書中並沒有特意強調它與青年事工的關聯。與此有關的一個問題,是教友人數的耗損,世俗化的過程,使許多過去獻身給基督、在教會工作的人,接踵離去了。
本書也沒有直接討論和平、公義、改造社會等題目,關切這些問題的人會注意到,在本書第二部分中提供了一些經文和屬靈理由,支持參與社會工作,雖然在其間並沒有明確指出它們之間的關連。
最後,本書主要是從大處著眼,沒有討論到進行的細節,但它的一般原則,卻為讀者如何運用復臨信徒的信心來面對世俗世界的挑戰,提供了好幾種具有創意的應用法,如果讀者有興趣進一步理解這些問題,可以參考書後的索引。
也許有人會問,隨著共產主義在東歐的失敗,「新紀元」的興起,再加上北美洲福音派教會的逐漸得力,世俗主義是否已經步入窮途末路了。一方面我們固然要注意觀察這種動靜,但在所謂的第一世界之中,世俗主義仍舊佔有優勢;而在第三世界之中,也逐漸有這樣的發展。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近來世界許多地區對宗教的興趣,是否乃是一種先兆,指向末時的宗教奮興與背道,此時此地,世俗主義的想法,仍舊是向世界佈道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