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On Beauty and Faith

NT$ 591.50


出 版 商: Alabaster

ISBN9781952357046  

EAN :9781952357046

出版日期: 2022-7-1

語文別英文

頁數開本:164*215 mm

頁數:160頁

印刷裝訂彩色/膠裝

■本書簡介

那婦人打破玉瓶,將香膏澆在耶穌頭上……

透過藝術創作,她的整個自我,沉浸在她的創造行動之中。

她的身體割離了性別的規範,眾人的閒言閒語,還有浪費財物的指責;

她只察看內心,默默與耶穌結連……


我們往往很了解聖經故事中的「真」與「善」,

卻不理解或忽略了聖經中的「美」。


本書透過《馬可福音14:1-11》身懷玉瓶的婦人的故事,

探究美的本質,理解美對我們信仰人生的重大意義,

,也是藝術創作者的《荒漠甘泉》


設計:本書共160頁,裝訂完美,以全彩色及未塗佈紙印刷。 尺寸為16.4厘米 x 21.5厘米。

■序

何為美?對大多數人來說,美讓人聯想到百貨公司內的化妝品部門,或衝口而出的稱讚。美又常與幾個字詞相連 —— 吸引力、漂亮、帥。美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偶爾享受得到的樂趣。

人人都有上述對美的體驗,不過這些常見的類別只能稍稍觸及美的深度、意義及可能性。當我們接觸並發現了神,就自然大大開啟了對美的感應。聖經中許多故事、啟示和教導,只有一個字詞足以形容,那就是「美」。

美與神的神聖關聯,對今日世界尤具意義。作為社群,我們最常以「真」與「善」這兩個字去描述神的本性,相比之下,「美」這個字用得較少。至於神的事情(諸如呼召、靈命、宣教等等)與美的微妙關係,就覺有語説不清 —— 盼望這本書可以拋磚引玉,填補這方面的不足。

「美」這個字在《馬可福音14:1-11》十分引人注目 —— 就是身懷玉瓶的婦人的故事。耶穌在一眾敵視目光中宣告:「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在這裏譯為「美」的希臘原文是kalos,這個字有多重深層意思,除了形容外觀的美,也可形容品格的善,而在此處,主耶穌提及的「美」,是內在美善的外在標示。

為何耶穌以 kalos 稱讚那婦人的行為呢?那婦人的行為有何含義?旁觀的人又為何滿懷反感呢?本書會探究那婦人的行為,並這行為蘊含的美。我們會細味這故事背後的重大課題:藝術、身分、慷慨、脆弱、奧秘、公義、改變世界,也會深思美的重要 —— 與靈修、創作,及共同未來的密切關係。

希望通過上述探究,我們能夠加深了解美與人生的重大關聯,願這過程可以引領我們益加進到神的同在之中。阿們。

■目錄

01 美與藝術

02 美與身分

03 美與慷慨

04 美與脆弱

05 美與奧秘

06 美與公義

07 美與改變世界


■內容試讀

藝術之美從何而來?創作人、哲學家、密契主義者總在探求這問題的答案。美是人所共有的體驗,卻又總能突破人的規範;而當藝術工作者做了耶穌的門徒,這問題立刻帶來嶄新的向度。

《馬可福音14章》記載了一個故事,關乎一個身懷玉瓶的無名婦人,可以成為我們了解美與藝術的楔子。

餵養靈魂

在《馬可福音》的故事中,那個無名婦人做了一趟行為藝術。她的身體進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空間,以玉瓶及真哪噠香膏為膏抹的器具及材料。這表演是一趟多感官的藝術體驗:玉瓶在地上摔碎的響聲、一瞬間瀰漫全屋的香氣、傾流在頭髮及皮膚上膏油的光點……這都大大刺激感官,卻同時扣人心弦 —— 她的行動超越外在感官,直透心靈深處。

那婦人打破玉瓶,將香膏澆在耶穌頭上,她的行動不僅是膏抹耶穌 —— 她簡直同時粉碎了玉瓶的功能與價值:玉瓶不能再用作嫁妝了,也不能再賣錢或做善事了,那婦人令玉瓶變得無用了,換言之,她顛覆了物質世界的理性與功能。

這正是藝術工作者的角色。我們有感召去創作,使用物質世界的東西,去感動世人領略物質以外的事物。我們獲邀去餵養靈魂。鉛筆無非是石墨 —— 碳的其中一種結晶形式;畫布無非是織成平面的一堆纖維;歌唱無非是喉間組織震動發出的聲波……藝術工作者的工具全都屬乎物質世界,但我們的神聖任務,是將物質轉化作符號、意義,以至靈魂的養分。

藝術工作者必須親身先擁抱靈性生活,才可具創意地呼籲別人體驗同一境界,這才理所當然。我們必須徹底沉浸於內在生命的反思中,定時以禱告、默想、遊樂來餵養心靈,這樣就能夠在創作的旅程中不斷吸取養分。我們的畫作、歌聲、表演能夠超脫物資世界,因為我們曾經親身遊歷那個境界。能夠做到這樣,就能成就美的藝術。

建構將來

面對日常生活的擔子, 我們很難有時間或空間成為樂天派。在個體而言,各樣責任、苦差、限制,將人壓得透不過氣。在集體而言,許多社群崩解,陷入貧窮與不平等之中。享有平安(Shalom)的世界 —— 神學家布爾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描述為「滿有平安與公義的群體」—— 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

在這種種現實之中,藝術工作者的角色是提醒世人:我們仍可在身邊發現美。平安乃是值得我們奮力追求的將來 —— 同時是值得涉獵的當下。藝術工作者幫助世人超越黯淡的現實,進到原本未能涉獵的境界中。我們為世人帶來點點滴滴的盼望。我們引領世人與我們同行,進到未能看清的積極樂觀之中。

投身藝術創作,就是加入建構將來的行列。我們為人展示新的生活方式。這屬天的重任,讓藝術成為創造美的機會。

藝術乃嚮導

不論作品或演出是甚麼,藝術創作總在導引人前去某個地方。必須不忘自問的是:我們要導引觀賞者去哪裏?我們在建構怎樣的將來?我們期盼這將來是奉獻、蓬勃、茂盛 —— 而不是絕望與冷漠。埋葬、復活,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我們知道故事的結局。但對昔日在場的旁觀者來說,他們沒有這個眼界,他們仍困在固有的世界觀內,但我們能夠責怪他們嗎?

耶穌的眼界超越我們的固有範式,他也邀請我們做同樣的事。他洞悉那婦人正在為他將臨的死作預備。他洞悉這時刻對普世將來的重大意義 —— 是旁觀者不可能領會得到的。再者,他目睹當中的美。建構將來是艱難的任務。我們致力「美」的創作,必然會令個體、文化、體制動搖。在這時刻,我們要緊記神的應許。

無論我們身在哪裏,神也早已親歷其境。耶穌是最終的未來創造者。我們不可能走在他前頭。我們卻是與聖靈同工,一起創造將來,藉著藝術創作去再想像、再建構、再修復這個世界。

美的結連

美有結連的力量,不分崩離析,卻能夠將萬事萬物結連在一起,達致共融與復和。人遇上佳美的藝術作品,就與自我結連、與他人結連、與神結連。

與自我結連

身懷玉瓶的婦人,與自我深深結連。透過藝術創作,她的整個自我,沉浸在她的創造行動之中。她的身體割離了性別的規範,眾人的閒言閒語,還有浪費財物的指責;她只察看內心,默默與耶穌結連。她的行為堪稱勇敢。她內心的滿足、意志、愛慕,令她心無旁鶩地投入她的藝術創作。

藝術是心靈通往真我的道路。藝術家瑪汀(Agnes Martin)說:「論到每個人的內在生命,藝術可能影響至大……從我們的反應,就是我們從藝術作品產生的自我認識,可以指向真與美的理解。」

藝術創作從來不是合乎邏輯、直線向前的機械過程,卻總是峰迴路轉,高低起伏,取決於不停的探索與發現。只要有耐性、決心、熱忱,在這發現旅程中必可遇上美的時刻,同時益加認識自己、善待自己。

要認識自我、與自我結連,必先學會停下來、安靜。荷蘭神父盧雲(Henri Nouwen)說:「獨處並非一個獨自接受治療的境地,而是一個轉化的境地 —— 老我死去,新我出生。」

這世界充斥著噪音。身為藝術工作者,我們聽慣了別人大大小小的意見,然而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的藝術創作必先超然噪音之外,並須與自我結連。在安靜獨處中,才可聽到心靈的聲音,並使心靈得到餵養。藝術創作始於最初創作 —— 按照神形像造出自我。

與他人結連

我們活在破碎、受傷、分裂的社會中,族類抵制族類,社群敵視社群。在這高度兩極分化的世界,藝術工作者蒙召從事創作,要將眾人連結一起。藝術工作者是天生的築橋者,為世人帶來交匯、相依、關係。

藝術工作者習慣身處不同族類、文化、社群的夾縫,終身不脫「圈外人」的命運。我們既為邊緣人,就面臨獨有的抉擇。

我們可以滿心苦毒加怨懟,創作都在反映內心的異議及世界的傷痕。亦可以將邊緣人生活看為恩賜,運用天賦能力造出作品,成為夾縫中的橋樑。我們可以消弭差異,甚或治療創傷。

在這故事中,那婦人成為社群之間的橋樑。透過她的藝術行為,一個在當代社會地位卑微的女人,可以與耶穌這個猶太拉比結連。她也與將來的世代結連,由耶穌奠定了她的地位。更令人意料不及的,是她與那些論斷她、厭惡她的旁觀者結連 —— 他們無疑對她十分鄙視,但無礙於領受她行動的意義,甚至超越他們之間的藩籬。這行動蘊含了美,可讓他們看見,還有當中更深的愛、慷慨、奧秘。

縱使他們不接受她的賜予,甚或無動於衷,卻無損她成了他們意想不到的導師的事實。

我們同樣蒙召去創作帶來結連,而非分裂的藝術作品。藝術創作是為服事他人,要顯出人性中的美。

與神結連

人欣賞藝術是藉著感官:看、聽、嗅、嚐、摸,不過我們也對藝術作品有過超感官經驗。藝術有觸動靈魂的力量,可以敞開心門,帶來全新視野。

在這故事中,那婦人名副其實與神交往。藉著玉瓶、香氣、膏油,屬天奧秘得以揭示。藉著膏抹的行動,那婦人宣示耶穌為「彌賽亞」 —— 猶太人的王。她成了撒母耳的繼承者(撒母耳膏立掃羅、大衛為王),並彰顯救主的屬靈及政治含義。

一切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都領受這「啟示神」的任務。我們這分崩離析、失卻連結的世界有許多弊害,其中最大的弊害是與神隔離。我們很能感受到這隔離。然而我們的感官偶爾會經驗到莫名的片刻 —— 乃是我們心底渴求的神與天地的吉光片羽。

藝術工作者的角色,是將吉光片羽串連起來,從中發現臨在萬事萬物中的神。我們毋須將神表達得太明顯、太露骨,卻有必要讓世人看見神確然臨在萬事萬物中。我們餵養靈魂,建構將來,藉著藝術帶來各樣連結,其實就是為世人賦予心眼和心耳,得以感應無所不在的神。這是神聖的工作。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