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SL138

講道的願景:明白牧養事奉的中心

NT$ 634.00


出 版 商    聖言講道研經學院

英文書名    A Vision for Preaching: Understanding the Heart of Pastoral Ministry

作        者    古胡威 (Abraham Kuruvilla)

ISBN    9798889559047

EAN    9798889559047

出版日期    2023-5-15

語文別    繁體中文

頁數開本    尺寸:160*228 mm

頁數:272頁

印刷裝訂        裝

類別    講道學

■本書簡介

原書榮獲美國講道刊物Preaching Today書籍大獎

 

美國講道學者古胡威教授(Prof. Abraham Kuruvilla)結合了近代語言哲學、溝通理論與文學分析的研究,帶領講道者反思講道的本質並講道上要追求的方向。本書仔細描述講道願景的九個方面,突出講道者在教會內承擔這重要職事,如何在聖靈大能中,傳遞聖經經文段落的神學推力與生活應用,以模造神子民成為基督形象(基督形象的講道),使榮耀歸父神。本書無論對資深講道者或在學的神學生,都大有啟迪與幫助,已被用作神學院講道課程的教材。

「古胡威教授的《講道的願景》一書集中處理兩個課題:正意釋經與釋經講道。這二者若是處理得好,就能有效地交接在一起。這是釋經講道最難掌握的地方,卻又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全書中,作者提供不少有關釋經講道既創新又獨特的心得,為我們開拓了新視域。深信此書的出版對華人教會及講台事奉會帶來重大的突破,更為華人教會留下寶貴的講道資源。」

——賴若瀚牧師/博士

美國聖言講道研經學院院長

 

「古胡威是當代福音派講道學理論大師,建構了一個切合廿一世紀教會的完整講道觀。《講道的願景》層層推進,呈現一個以三一神觀為基礎的講道願景,鼓勵講道者倚靠聖靈的大能、朝向效法基督形象的進路,並以歸榮耀予父神為至終目標,鏗鏘有聲!此書展示講道職事既崇高又遼闊的境界,引人入勝,我謹推薦給每一位願意下工夫在分解神話語事奉上進深的講道者!」

——楊詠嫦博士

香港播道神學院第五任院長

基督教國際培訓中心創辦人及主任

作者簡介

古胡威(Abraham Kuruvilla)

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哲學博士。曾任達拉斯神學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教牧系高級研究教授(2007-2021),現任美南浸信會神學院貝茨教席(Carl E. Bates)講道教授,也是行醫的皮膚科醫生。他撰寫了不少書籍與學術文章,包括Privilege the Text! A Theoligical Hermeneutic for Preaching,並數本幫助講道的釋經書。他曾擔任美國福音派講道學學會(Evangelical Homiletics Society)主席。他定期在自己的博客homiletrix.com發文。

目錄

目錄

作者序(中文版)

楊序

賴序

譯者序

作者鳴謝

 

導論:「祢的言語一進來……」

1 講道是合乎聖經的

2 講道是為牧養的

3 講道是屬教會的

4 講道是為溝通的

5 講道是神學性的

6 講道是應用性的

7 講道是為模造的

8 講道是為讚美的

9 講道是屬靈的

總結:「……就發出亮光」

 

參考書目

主題索引

經文與古代文獻索引


內容試讀


導論

「祢的言語一進來……」祢的言語一進來就發出亮光。

— 詩一一九130 (英王欽定本)



合乎聖經的講道,是教會領袖在信徒聚集敬拜時,傳遞經文段落由神學釋經而得的推力,和該信徒群體如何應用,使他們效法基督的形象,讓榮耀歸神—這一切都是依靠聖靈的大能。


     所有說話,其實都是回答說話。在我們吐出第一個字之前,哪管是說「媽媽」、「爸爸」、「我的!」或「不要!」,總是先有人向我們說了話。我們出生後就浸淫在字句的大海裏,多個月後牙牙學語、發聲,最後說起話來。講道也總是回答說話,回應神已在聖經(基督教聖經)說了的話。若不是神的話首先臨到人,就不可能有講道。雖然講道是回應神的說話,但那是另類的回應:不是直接回答神說了的,而是延伸神的說話,是放大了的回響,帶神的話給祂的子民。講道同樣也是給基督身體的重要話語:基於神的話,為神說話,使人類與神相交。換句話說,講道使世人跟隨神。「有甚麼事情會更有意義呢?—因為講台是世上最重要的位置;其餘的一切也在後頭;講台帶領着世界……對,世界是一艘出外航行的輪船,尚未完成旅程;而講台就在船頭。」講台作為船頭,講道帶領世人進入獨特的世界,一個理想世界,神的世界,在那裏與祂同住。這使講道在演說中是天下無雙的。


但是講道畢竟是字句,不是嗎?正如杜立德 (Eliza Doolittle) 哀怨道:

字句!字句!字句!我受不了字句!我整天得着字句;先是從他,現在由你!

是你們這些討厭傢伙的一切技倆嗎?


     講道純粹是字句嗎?我們講道者所能做的只是—吐出字句?人可能會問:這些話原本是誰說的 (講道是合乎聖經的)?向誰說這些話 (講道是為牧養的)?在甚麼場合(講道是屬教會的)?要傳遞甚麼 (講道是為溝通的)?想作甚麼 (講道是應用性的)?為了甚麼 (講道是為模造的)?有甚麼終極目標 (講道是為讚美的)?依靠誰的能力呢 (講道是屬靈的)?

在下文透過講道的願景,回答以上問題之前,請跟隨我這導遊—透過我的眼睛,用我熟悉的透視鏡片—看看教會歷來在關鍵時刻如何理解講道。


不同年代的講道

神的子民最早以講解聖經的神聖經文來講道。公元前五世紀中,以斯拉誦讀律法,利未人跟着解釋,為「講道」這活動作了示範。


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他們(利未人)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尼八2、8)


耶穌本人採納同一模式,讀經然後解釋 (路四16-21),新約時代的教會也是如此 (徒二42,十三14-15,二十7、11)。在跟着的二千年,教會遵照耶穌的吩咐,繼續透過講道,把祂的心意傳開「直到世界的末了」。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二十八19-20)


     「普世教會全體一同有意地,繼續努力演說,展望巨大的無限目標……我們從未在古代世界其他社會看到如此景象。」 縱然如此,在基督教頭一千年裏,唯一關於講道的重大著作是第四世紀後期奧古斯丁 (Augustine of Hippo) 寫的《基督教教義》(On Christian Doctrine)。5 缺乏正式談論講道之著作的原因,也許由於在教會最初幾個世紀裏,親眼見過耶穌基督的見證人均已離世,解經多半專注分辨正統信仰與異端;主要是護教和提供資訊。譬如,第二世紀一位護教家愛任紐 (Irenaeus) 背誦信經後,堅持要如下傳講正確的教義:


教會領受了這信仰[信經]和宣講責任後,雖是分散全地,卻如齊集一個房子中,謹慎地保守這信仰。她也如同只有一個靈魂,同心合意地深信這些[教義

的]重點;她又好像只有一張嘴地宣講、教導、傳遞。……正如神所創造的太陽,在全地都是同一個,照樣真理的宣講也是在各處發光,啟迪一切願意認識真理的人。教會領袖無論多有恩賜,即使能夠雄辯滔滔,也不能教導另外的教義。


在第四和第五世紀,羅馬帝國衰落而黑暗時期開始,這當然不會有助講道的研究;學者在那些日子似乎很少花時間研究講道的理論。奧古斯丁的著作可算是鳳毛麟角(397年出版一部分,426年出版另一部分),多半是為講道採納異教演說的技巧而辯護。


現在,演說技巧可使用來捍衛真理或散佈謊言,誰敢說人辯護所持的真理,是要徒手為真理辯護、抵抗謊言呢?……由於雙方皆可有口才用來勸服人相信謬論

或真理,惡人辯贏了錯誤無益的事並延續謬誤和錯處,善人為何不能為真理而研究使用演說技巧呢?


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的主任喬巴姆的托馬斯 (Thomas ofChobham) 在十三世紀也確定:「講道者非常需要演說理論來承擔職責。」9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十二世紀的熙篤會(Cistercian) 修士里爾的亞倫 (Alan of Lille) 說:「講道是從權力之源發出的,透過理性之路,公開清晰地教導道德與信仰,為人類提供資訊。」10 所以,雄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講道用來持守教會當局所指定的教義,就停留在專題和教義上,處理當時感受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