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有趣,活得堅強
作者::萊納施密特
譯者:鄭玉英
出版社:南與北
他的出生,對他的父母而言是一個震撼。當小施密特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少了兩隻下手臂,只剩下兩隻短短的上臂,以及左上臂的一顆小肉瘤。而且他的右大腿也比左邊來得短小,必須穿戴義肢。然而,他和他的家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用「平常心」來對待這個身體上的限制。生性樂觀,對周遭充滿好奇心的他,說話時神采飛揚,語氣詼諧幽默,眼中總是散發一種燦爛的光彩,好像人生總有忙不完的趣事。這個人身體有明顯的障礙,可是他卻說「從未感覺自己有障礙」,他對「障礙」的定義也別於一般的認知。
他曾在世界級和歐洲地區的身心障礙運動比賽以及殘障奧運會中贏得無數獎牌,共參加過7屆殘奧,獲得了4金3銀的傲人成績,他在2008年北京帕奧後,宣布退休,現在任職於波昂神學教育中心,是廣受企業及學校歡迎的講員及心靈諮商顧問,也是業餘桌球教練和自由作家。目前施密特的著作有《寧可缺手,但無缺憾》、《贏得有趣,活得堅強》、《施密特的乒乓人生》三本。
《贏得有趣,活得堅強》是施密特根據自己從小學習的慘痛經驗,對教育體制提出的省思及建議。學校應該是幫助孩子成長、學習與增強生命力量的快樂天堂,而不是一個充滿比較、惡性競爭與削弱鬥志的痛苦之地。適當的挑戰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力,而人與人之間的扶持,也可以讓彼此的生命散發光采。
他認為,當一個人找到學習的樂趣時,才能發揮他生命中最大的潛力,贏得精彩人生。在每一次挑戰中,我們都在增強自己的能力,而這整個過程也帶給我們樂趣!想要讓一個人發揮最高的潛力,就要不斷地給予新的挑戰來刺激他。當你能夠找到自己願意接受的挑戰時,你的學習就會有樂趣,在樂趣中的獲勝才會讓你覺得幸福。若你的勝利來自於別人的強迫,那麼,即使你獲勝了,你也不會覺得快樂與滿足。最後,他期許一個用愛與尊重打造、充滿學習樂趣的學校。在那裡,人本身的價值,勝過他所有能力的總和。
原本以為德國的教育已經算是相當「尊重」孩子了,但是看了這本書,才驚訝,原來藏在表象下的「競爭與比較」之心,中外皆然……或許我們應該回到原點思考,「該隱與亞伯」的原型,是否仍深深烙印在人類心中,難道「比較」終是不可免?抑或可以用另種眼光思考與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