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霍華獄中詩
作者:潘霍華
譯者:林鴻信
出版社:道聲
自1944年6月到10月,潘霍華從提格(Tegel)監獄,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特格(Eberhard Bethge)--同時是他的學生和親戚,因貝特格娶了潘霍華的外甥女,就是大姐鳥蘇拉(Ursula)和姐夫施來舍(R?diger,Schleicher)的小女兒雷娜特(Renate)。最後一首詩,是潘霍華於1944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街(Prinz-Albrecht-Strasse)監獄寄給母親的。 1943年l月7日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ffer,1906-1945)與瑪莉亞(Maria von Wedemeyer,1924-1977)訂婚,4月5日被捕下監,囚禁在提格監獄,同時他的二姊克麗斯汀(Christine, 後來活到1965年)和二姊夫杜南毅(Hans von Dohnanyi)也被捕,他們都被控告陰謀叛變。1944年7月20日,舒道芬堡伯爵(Colonel Klaus von Stauffenberg)謀刺希特勒失敗,反抗運動組織曝光。十月初,潘霍華和朋友原本計劃越獄,但旋即放棄,因為在10月4曰三哥克勞斯(Klaus Bonh?ffer)和大姐夫施來舍等人也遭逮捕,潘霍華不想因越獄再連累家人。1944年10月8日,潘霍華被移到高度設防|的阿布雷希王子街蓋世太保總部監獄。1945年4月9曰年僅39歲的潘霍華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被處死刑,同年三哥、大姊夫、二姊夫亦被處決。 在兩年的牢獄生活中,青年才俊潘霍華經歷痛苦煎熬、信仰掙扎與神學反思,其間從1944年6月到10月,潘霍華從提格監獄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特格,加上最後一首於1944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監獄寄給給母親,總共寫了十首獄中詩,收集在《獄中書簡》裡,這些詩作不只讓人更加了解殉道前潘霍華的心境與思想,也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潘霍華的獄中是親身受苦的十架之路,獄中詩作充分流露真實人性的掙扎與嚮往,除了情感的抒發之外還有深沉的神學意涵,身處死亡陰影威脅以及絕望受苦當中,其神學不只有血有肉,而且有血有淚。 從神學思想史的角度來看,探討獄中詩對於潘霍華研究另外還有兩層含意。首先,六○年代激進的世俗神學走純粹人文主義之路,而一些世俗神學家宣稱從潘霍華的「非宗教性」與「及齡的世界」觀點得到啟發,以致多少造成一種偏差印象,就是潘霍華開創了世俗神學。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囚為從獄中詩可以看到,潘霍華對從宗教改革以來一脈相承的上帝主權神學思想是堅定不移的。其次,有些學者強調潘霍華的教會論是大而公之(Catholic)教會論,彷彿與天主教有許多共同之處,而研究獄中詩對於平衡這種觀點很有助益。這讓人想到1924年18歲的潘霍華前往羅馬遊學的經驗,當時他對羅馬天主教的棕樹節節慶禮儀大開眼界之後在日記裡寫著:「這神聖莊嚴的一天,是我領悟天主教部分真實性的第一天……我想,我開始了解『教會,』的意義。」,但不可忽略的是,同樣他在曰記裡也坦承對代表茗羅馬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失望:「當我看到聖彼得大教堂最後一眼時,心中開始悲傷疼痛而迅速}搭車離去。」,著名的潘霍華傳記作者貝特格對羅馬之行的評論應當比較公允:「亳無疑問地,潘霍華對羅馬有心胸十分開放的興趣,在不忘基督教淵源的前提下,他不帶著破除偶像或教義偏見的立場去觀察學習。」 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發現,在潘霍華獄中詩裡可以明顯地看到其神學思想與宗教改革呼應之處,而他如何在受苦當中重申宗教改革的神學主題,如何賦予罪與悔改、因信稱義、十架神學以及基督徒的自由等神學主題身歷其境的詮釋,如何反映他找到上帝以及被上帝找到的真實經驗。 本書把最新而完整的德文版《獄中書信》裡收錄的十首詩翻譯成中文,這些圳品案這時間順序大列排列如下:1. 過去 (Vergangenheit, Tegel, June 1944)2. 幸與不幸(Gl?ck und Ungl?ck, Tegel, June 1944)3. 我是誰? (Wer bin Ich? Tegel,Summer 1944)4. 基督徒與異教徒 (Christen und Heiden, Tegel, Summer1944)5. 獄中夜語 (N?chtliche Stimmen, Tegel, Summer 1944)6. 通往自由的四站 (Stationen auf dem Wege zur Freiheit,Tegel, August, 1944)7. 朋友 (Der Freund, Tegel, 27 & 28 August 1944)8. 摩西之死 (Der Tod des Mose, Tegel, September 1944)9. 約拿 (Jona, Tegel, October, 1944)10.所有美善力量(Von guten M?chten, Berlin, December) 羅勃遜(Edwin Robertson)曾把這些詩翻譯成英文並加上注釋,成為可讀性很高的英文版。本書從羅勃遜的翻譯與注釋受益良多,但是對於羅勃遜的英文翻譯並不完全認同,因為其中比較缺乏神學的敏感性,並且由於他重視寫詩的背景,相形之下對於詩本身所要傳達的缺少注釋,因此本書從德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在翻譯與注釋中盡量呈現作品本身神學億韓以及文學意義。希望有助於讀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摘自本書的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