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牧養學:舊約五小卷的牧養應用
作者: 畢德生 (Eugene H. Peterson)
譯者: 林永發、魏韻純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書系: 教牧館
內容簡介
跨時代的天國牧養工程,起建於地底深處的聖經傳統
在快速變遷的科技時代培育天國子民,牧者該精進哪一方面的牧養力?才剛要適應大疫情時代的線上線下整合聚會,又將面臨人工智能逐漸熟成。不論是教會禮儀操作,或是與會友社交互動,甚或是從解經提煉出講章,許多牧者看重的能力,人工智能都漸有不錯的成果。將來是否牧者也會面臨與AI競爭的局面?
「牧師中的牧師」畢德生說:「牧養專業能力的培養,其實不是靠獲取新知,而是靠消化並汲取最古老的舊智慧。」
在本書《天國的牧養學》,畢德生發現,在特定猶太傳統節期循環中,安排特定書卷朗讀,是個牧養上的神來之筆。透過年年周而復始的操作,累積出各世代面對生活挑戰的生命力。培育天國子民的生命,不是靠宗教模板來形塑,而是靠牧養智慧來建造。天國的牧養學,要將代代相傳的生命智慧,在散會後散播到生活之中。
雅歌 X 逾越節 = 活絡冰冷的宗教儀式
讓熱情四射的雅歌,重新暖化已灰之心。
路得記 X 五旬節 = 在紛亂的局勢中重新定位
且看路得記的小故事,如何牽連救恩歷史的大敘事。
耶利米哀歌 X 聖殿被毀日 = 在祈禱中一起跪著走完
朗讀耶利米哀歌,「離合詩」的形式讓哀傷有始有終。
傳道書 X 住棚節 = 重新肯認神實實在在的意旨
思想傳道書,削去基督徒非必需、虛空的「想要」。
以斯帖記 X 普珥節 = 從政治學上的死棋中博得生機
以斯帖記讓基督徒深思,教會在神學上存在的理由。
作者介紹
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1932-2018)
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小鎮東史坦伍德(East Stanwood),之後舉家定居於蒙大拿州的卡利斯佩爾(Kalispell)。他取得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哲學文學學士學位、紐約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閃語碩士學位,一生獲頒多個榮譽博士學位。1962~1991年,牧養「基督我王長老教會」二十九年後交棒,之後受邀擔任加拿大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靈修神學教授,退休後與妻子珍回到蒙大拿州專心寫作。
畢德生集牧者、學者、作家、詩人於一身,著作達三十餘本,因其作品對教牧人員靈性導引的幫助,享有「牧師中的牧師」之稱譽,與盧雲(Henri M. Nouwen)、侯士庭(James M. Houston)、傅士德(Richard Foster)等人,被推崇為二十世紀北美重要靈修作家。
畢德生最為人知的成就,即傾十年之力(1993-2002)按希伯來文及希臘文意譯的《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用淺白易懂的現代英文生動表達聖經的語意,榮獲《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2003年最佳聖經研究獎,全球銷售已達千萬冊。
目錄
推薦序一 重返上帝牧養的現場 / 莊信德
推薦序二 牧者必備的「五顆石子」 / 劉幸枝
致謝
前言
第1章 禱告導向的牧養事工:雅歌
救恩 / 亞當 /性慾 / 約 / 身體 / 聖餐
第2章 編織救恩故事的牧養事工:路得記
路得記與五旬節的筵席 / 短篇故事 / 輔導和探訪 / 拿俄米、路得和波阿斯 / 家譜 / 「這是什麼意思?」
第3章 分擔苦難的牧養事工:耶利米哀歌
背景 / 形式 / 歷史 / 憤怒 / 尊嚴 / 團體 / 安慰
第4章 說「不」的牧養事工:傳道書
「虛空的虛空!」 / 「我,傳道者」 / 「我就稱讚快樂」 / 「傳道者因有智慧」 / 「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 「你不能參透神的作為」 / 「不要行義過分」 / 「這些事……總意就是敬畏神」
第5章 建造生命共同體的牧養工作:以斯帖記
普珥節 / 書珊城 / 哈曼 / 末底改 / 哈大沙
後記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