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請在填寫客戶資料時,將抬頭與統編同時填入公司名稱的欄位即可 貼心提醒
購物車 0
4630-500x500.jpg

公禱一Take過──韋爾斯的8堂公禱課

NT$ 783.00


英文名稱: Shaping the Prayers of the People: The Art of Intercession
作  者: 韋爾斯、科雅貝
譯  者: 劉凝慧、許子韻
語  文: 繁體中文
版  次: 1
頁  數: 248
國際書號: 978-988-8250-81-3
電腦條碼: 9789888250813
出版者: 宣道出版社 China Alliance Press

書介

聖公會牧師韋爾斯博士從他多年來在牧區教會、大學禮拜堂、大都會教堂服事的豐富牧養經驗,再以神學上的修養對信仰傳統的淬鍊,累積起不少關於「代求祈禱」(intercessory prayer)或「會眾的禱告」(Prayers of the People)的屬靈智慧和實踐心得,用以剖析在崇拜公禱中常見易犯的神學弊病和牧養缺失,並提示克服和改善的途徑與技巧。書中下半部輔以大量在不同場景中使用的禱文作為實例,以進一步闡述這套源遠流長、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撰寫禱文的要訣。本書是為所有在聚會中負責領禱的牧者或信徒而寫的,不論他們是以何種形式禮儀來敬拜,盼望能幫助他們追求更美好、更合神心意、更忠於神的品性作為的祈禱。

 

 

作者簡介

韋爾斯(Samuel Wells)

韋爾斯是英國聖公會牧師,現為倫敦聖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牧區主任牧師,並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基督教倫理學客席教授。著作二十多本,已翻譯成中文的計有:《上帝的同伴:基督教倫理再想像》、《權力與激情:六個追尋復活的人物》、《我們沒有敵人:暴力世界中的復和使者》、《現編倫理:從戲劇角度再思基督教倫理觀》、《生活有道:基督徒活在當世的27道靈思》等。

 

科雅貝(Abigail Kocher)

科雅貝是美國聯合衛理公會的牧師,現於北卡羅萊納州牧會。韋爾斯在美國杜克大學禮拜堂擔任主任牧師期間,與她在當地的社區外展事工合作無間。她主要負責將本書原來的英國初版Crafting Prayers for Public Worship: The Art of Intercession,修訂為此美國版。二人另有合著Eucharist Prayers。

 

 

中文版序言

代求祈禱是「需要」和「期盼」相遇的一剎那:就是當一個人,嚴峻地感受到自己的困乏、不安、痛苦、焦慮,同時卻又真誠地相信,上帝能夠擁抱自己的困境、超越它、轉化它,將之變得更好、把它呈現得更真實、或者用以承載更多的生命。我們相信,雖然人們所接觸的世界都染上不同文化的色彩,以上這種經歷卻幾乎是我們所能夠想像得出,最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的一回事。職是之故,我們欣見本書的中文版能夠面世。我們與讀者的心思、意念容或受不同的文化語言影響,但是我們對於自身的需要困乏,以及我們對上主的仰賴信靠,是彼此如一的。

本書一個核心的確信是:我們怎樣祈禱,就會形塑我們怎樣思考、感受、生活。本書的主旨是學習如何帶領代求祈禱,意味著領禱者要去主動發現:上帝是誰?無論是在我們裡面、抑或外面的世界,上帝怎樣作為、上帝所尋求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你怎樣問問題,往往已經決定你會得到什麼答案;而代求祈禱很大程度就是關乎要曉得問對問題,那些關於上帝、自己、或自己所屬群體的問題。我們盼望,這本書所接觸到的新讀者群,可以在向上帝問更好的問題此一功課上,獲得一些新的啟迪和動力。這句老生常談有其一定的真理:一個難題只要有別人一起分擔,就等如已經解決了一半。代求祈禱不只是在乎上帝如何回應我們的祈求、改變世界;也在於我們,因為願意將自己毫無保留地託付於天父慈愛的膀臂,因而就被改變。

或許,代求祈禱是我們人類所能夠做,而又最反映人性的一件事,因為在禱告的一刻,遠勝其他時候,我們徹底承認自己是受造之物;我們不是自我創生的,而是一位慈愛的創造主的親手傑作。我們生命中遭遇的眾多困難和阻礙,無非都是因為我們是被造的;換言之,我們是會死的、會錯的、有限制的、脆弱而容易受傷的。然而,身為基督徒的喜樂卻又源於我們可以更正面積極地看待自己身為被造物的身分:上帝想與我們一起,又陶造我們、看顧我們、待我們如珍寶。代求祈禱就是讓我們從負面消極,過渡到以正面的心態來經驗自己是被造的事實。

我們盼望讀者能享受本書,並謹此感激有分協助本書的翻譯和出版的所有人。本書得以面世使我倆重新體會何謂聖徒間的相交團契。

 

韋爾斯、科雅貝

(Samuel Wells、Abigail Kocher)

目錄

中文版序言

Preface to the Chinese edition

中文版導讀 禢智偉

原序

導言

一、代會眾向神說話

二、源遠流長的祈禱格式

三、社會處境與禮序脈絡

四、塑造會眾

五、細處微調

六、範例:節期

七、範例:常年期

八、範例:特定場合

須知

中文版後記

 

 

內文試讀

三、社會處境與禮序脈絡

「會眾的祈禱」(Prayers of the People)是一個手、口、心並用的時刻,腦袋要搜索枯腸。會眾將最切膚的掛慮,經過反覆思量、淨煉過濾,再以平凡簡單的字句表達出來。這些祈禱訴盡會眾心靈肺腑所觸及之處,承載著這群人一同承受的擔子的重量,展現這聚集的群體對普世教會關注的闊度,以及他們與社區需要休戚與共的慈憐之心。這些祈禱可以是平凡的信徒在日常的掙扎、疑慮與渴望所發的「抒情式」的真誠呼求,也可以是在被邊緣化、脆弱受傷或不尋常的處境中,真實地呈現出的生活現況與信仰實在。

就此,代求祈禱面對兩種主要的挑戰:如何確保會眾明確地意識到,神在當下,此時此地有什麼要說;以及如何確保會眾欣賞到、並享受自己是身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參與在從古到今、各處各方的敬拜之中,從今時直到永遠。這一章的課題就是如何恰當地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社群定位(Social Location)

在崇拜禮儀中,尤其是不拘形式、即席而作的禮儀中,最危險的字眼是「我們」。那些帶領崇拜的人──特別是任何須要使用來自聖經或崇拜書以外的字詞句語的人,例如:被呼召要講道的,要負責任何形式的公禱(包括牧禱)的,或作家事報告分享的──都需要對這容易隨口而出的字詞有所警覺。「我們」這個字眼在代求祈禱中蘊含千言萬語──偏偏它所表達的意思,經常與撰寫代求禱文的目的背道而馳,那就是希望能夠讓所有會眾都可以說「阿們」。

「我們」表面上的意思是「我,並與我相近的人」。但其實這些人各有不同,而且他們的人數及身分也未必與整個會眾群體的界限吻合。試想下列各項:

 

    我們的軍隊

    我們的國家

    我們的年輕人

    我們的子子孫孫

    我們的環境

 

這些都是在「會眾的祈禱」或其他的祈禱中常見的用語。當中所牽涉的名詞並非奧妙難明:人人都知道軍隊、年輕人,以及環境何所指。但「我們」這個字眼又是否有著一致不變的意思?代禱者在會眾中間說:「我們為我們的國家及我們的軍隊祈禱」,當天剛好來參加崇拜的外國人該如何是好?他們並不是「我們」的一分子。他們無疑都在崇拜開始的報告中聽過大家怎樣歡迎他們,但他們旋即便收到更隱晦、卻更重要的暗示,就是他們根本不屬於這個群體的「我們」的一部分。我們是否真的期望他們在祈禱結束時會一起說:「阿們」?若是,那麼祈禱的用詞便須要更改。「我們」這個說法其實是暗指,除了藉著浸禮、或因著相信耶穌基督的父神以外,我們假設這班聚集的人還需要另外一些東西才算是一個社群。國籍成為了誰屬於這個「我們」最重要的定準。「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已取代了教會。

當有人説「我們的年輕人」,「我們」所傳遞的意思便稍有不同。說話者幾乎肯定不是指到自己核心家庭的子女(這樣狹窄地使用「我們」是明顯不可能的);更通常,這是指會眾中的年輕一代。但再一次,對於新來賓來說這有什麼意義呢?更不易察覺的另一點是,那些年過七十的人經常被稱為「長者」,而未足二十歲的便是「年輕人」,但那些在二十與七十歲之間的人則沒有一個特定詞語來稱呼他們。換言之,我們暗示教會其實是為這一大班人而設的,他們才是常規。同理,「我們的子子孫孫」這個短語,莫名其妙地使那些自身沒有兒女的人淪為「外人」;這個短語通常會在關乎到世界未來的處境中被用上,但在此所藏的無聲訊息卻是:只有那些生兒育女的人,才會對未來有直接的貢獻。「我們」所包含的人又轉變了。

我們常言道「我們的世界」或「我們的環境」。但在這裡的「我們」又是誰?我們可以肯定,代求的重點其中一部分就是要想起,正如保羅所堅持的一樣:「因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乎主」(林前十26,引用詩二十四1)。整個生態運動(ecological movement)的信息就是要指出,比起由每個人所身處的環境那部分,宇宙其實還要大很多。不論這裡說的「我們」在此例子中有多含糊,環境生態中的一切都並非屬於「我們的」。這個例子讓我們能掌握線索,知道如何解決意義遊走不定,且會排除某些他人的「我們」所產生的問題。法則甚為簡單,就是總要記住,我們在向誰說話──神。如果這是代求者與神之間的對話,那麼「我們的」便應包括神,否則便完全不應使用。所以,更合適的說法是「祢的世界」,而非「我們的子子孫孫」。

意思不定的「我們」會帶來更深遠的問題,就是把憐憫之心不經意地變成對他者的排拒。「我們為所有愛滋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祈禱,願他們在掙扎中尋著希望,在隔離中找到朋友。」這樣的祈禱極其明確地說出了,雖然感染愛滋病毒著實頗堪同情,但那並非「我們」會經歷的事情,而是「他們」才會承受的苦難。在這種世界觀裡面,一個人既是基督徒又是愛滋病毒感染者,似乎是十分不大可能的事。我們通常會以近似的語言用於「殘疾人士」或「無家者」身上──彷彿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在場,他們只是身為被會眾去憐憫的施捨對象而存在。

要避免這些在言語上的圈套,便要儘量不使用「我們」以及「我們的」等字眼。除非是用在祈禱的高峰部分,當中的「我們」顯然是指普世教會,完全沒有隱含排除任何人的意思。也要避免使用過於精準的專門術語,任意地以表面特徵來區分社會群組。反而要更多以「抒情式」的類別來作比喻──「所有那些對於他們來說,家是危險的地方的人」、「所有知道他們的外表會令陌生人感到驚慌的人」、「那些其醫療狀況會惹來非議及歧視的人」。但這其實更關乎心思意念,而非只是用語問題。這是一個例子以說明,怎樣去預備祈禱,能夠塑造出個人的道德洞察力──學習怎樣去概括地說及某些人,可以讓代求者學習到怎樣與個別的人真實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