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要真理10堂課 : 所哥的筆記
系列名稱 Truth 16
作者 陳志成
ISBN 978-626-7599-10-5
CIP 242
EAN 9786267599105
定 價 420元
出版日期 2025-1
語文別 繁體中文
頁數開本 25開/148*210MM / 352頁
印刷裝訂 黑白印刷/膠裝
類別 基督教 聖經 神學 真理 生命造就
■本書簡介
本書由職場使徒陳志成醫師以系統神學為架構編撰而成,是一部扎實的基要真理教材。不僅能解答初信者的諸多疑惑,也能幫助資深基督徒堅定信仰,更是傳道人不可或缺的實用「秘笈」。
■溫馨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
這本書不是生硬難懂的神學論述,而是系統的、親切的、科學的及生活
化的神學深思與分享。一本溫暖的,讀之津津有味的好書。
——吳方芳牧師(家立立基金會董事長)
本書不僅清晰地闡述基要真理,更附加了30篇針對信仰疑問的解答,使
全書的可讀性臻於完美。——吳麗芬牧師(路加傳道會總幹事)
本書可以幫助渴慕基督真理的人,進入基督旨意奧秘的殿堂,奠定信仰
的穩固根基!——杜榮華牧師(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院長)
全書以主題式經文彙編,適合初信者建立堅實的信仰根基,同時也幫助
渴慕真理的信徒深化對基督信仰的認識,值得推薦。
——施富金牧師(道生長老會關渡教會主任牧師)
這本筆記深入淺出,重點扼要,幫助讀者學習基督教核心真理,並提供
實際應用的指引,值得好好研讀。——張秉聰牧師(台北真道教會顧問牧師)
本書將開啟你的屬靈眼界,促進你的屬靈胃口,並引導你進入對屬靈的
渴慕之中。——張漢業牧師(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
本書闡述基要真理,結合生活應用與問題思考,不僅帶來思辨指引與心靈啟發,更成為信仰路上貼心的陪伴與鼓勵。————潘怡蓉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林高傑德教席副教授)
本書整理了基督信仰的核心須知,不僅解答初信者的疑惑,也幫助資深基督徒堅定信仰,更是牧者的實用「秘笈」!——羅海鵬牧師(台東基督教醫院院牧)
(按姓氏筆劃順序)
■佳文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
王榮德教授 成大醫學院名譽講座教授 前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梁望惠牧師 台灣聖經公會翻譯顧問
董倫賢牧師 埔里基督教醫院監察人 伊甸社福基金會常務董事
楊寧亞牧師 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 十億靈魂豐收運動台灣區召集人
蔡茂堂牧師 天梯夢協會理事長 前台北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潘榮隆教授 台灣新恩堂牧師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誠摯推薦
吳文朗牧師 卓越領袖神學院院長
呂信雄先生 東基公益總執行長
卓良珍醫師 路加傳道會董事長
周湘雄牧師 嘉義活水教會主任牧師
翁瑞亨醫師 道生神學院董事長
潘慶彰牧師 嘉義榮美長老教會顧問牧師
■作者簡介
陳志成(Solomon Chen,所哥)是一位專精於公共衛生與兒科醫療的醫師,擁有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學位,以及公共衛生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曾於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進修。在大學時期,他因看見基督徒老師的美好榜樣而立志以醫療傳道為職志。之後,他總是順服上帝的引領,前往有需要的偏遠地區服務。
因著他無私的愛心與奉獻,上帝賞賜他台大傑出校友及台灣醫療典範獎等多項殊榮。除醫療專業外,他亦致力於傳揚福音,並於卓越領袖神學院接受裝備,期待以更加整全的恩賜回應上帝的呼召,成為主榮耀恩典的見證人。
■自序
回顧我的信仰旅程,大學二年級時,我在台北真理堂接受基督信仰,受洗前先參加「基要真理課程」。大三轉至醫學院宿舍後,我加入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並在那裡接受紮實的主日學教導。這兩間教會為我的信仰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特別感恩的是,我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期間,醫院允許我就讀「卓越領袖神學院」。這兩年的神學裝備,使我對聖經、聖靈以及神學等有了更深刻的領受與理解。
平常在職場上,我注意到許多基督徒同事因為工作繁忙,無法穩定參與教會生活,信仰停留在初信階段。這促使我思考,如何幫助同仁建立更穩固的信仰根基。因著母會嘉義活水教會雅比斯小組弟兄的需求,我開設了基要真理課程。起初,考慮使用現有教材,但發現內容與需求並不完全契合,因此決定自行撰寫。
為此,我參考神學院教材,潛心查考研讀聖經,並藉助人工智慧工具 ChatGPT-4)協助整理資料,以系統神學為架構,彙編主題經文來編寫。在兩輪教學過程中,參與者的討論給我許多啟發,因而補充撰寫了30 篇專文,針對常見信仰問題提供解答, 逐步完善這本書。
書名《所哥的筆記》有雙重意義。首先,這個名字清楚標示了作者的身分,便於將本書與其他教材區分。我以「Solomon」為英文名,曾於2011 至2012 年間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進修時,受邀擔任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的青年輔導。當時的弟兄姊妹親切地為我為「所哥」,這個稱為深得我心,因此選用作為書名。
其次,我既非傳道人,也非神學院的教師,只是一位喜愛研讀並分享神話語的基督徒。因此,我不敢將這本書為為「教材」,倒比較像是我信仰旅程的心得整理。這讓我聯想到大學時期,同學們輪流製作「共同筆記」的場景。當時醫科課業繁重,我們分工記錄課堂重點,彼此幫助,共同成長。如今,我就像那位忠實記錄課堂重點的同學,將神的話語整理成筆記,盼能幫助在天路上同行的旅人。
在寫作過程中,我不僅釐清了許多信仰疑惑,也使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確與堅定。我想鼓勵每位基督徒記錄自己的信仰歷程,隨著時間推移,深化對信仰的理解與體會。或許這本筆記能拋磚引玉,成為弟兄姊妹撰寫信仰筆記的起點,幫助更多人深入認識基督,建立穩固的信仰根基。
感謝神賜予我這段貴貴的時光,並藉著眾人的幫助,使這本書的寫作成為可能。願主的真理成為每位信徒心中的明燈,引領我們行在祂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中;願主的豐盛恩典臨到每一位誠心追求祂的信徒!
陳志成 Solomon Chen
■目錄
【章節目錄】按系統神學架構編寫的10堂課
第一課、人類:起源與意義
演化論與創造論、人類的本質、人的墮落與罪、救贖人類的計畫
第二課、上帝:慈愛的天父
各種神觀的比較、神的全知全能、神的無所不在、神的聖潔忌邪、神的慈愛憐憫、耶和華的名字
第三課、基督:救主與君王
基督的神性、基督的人性、基督的救贖、基督的代求、基督的審判
第四課、聖靈:引導與幫助者
聖靈的本質與象徵、聖靈賜下恩賜能力、聖靈的同在與引導、聖靈充滿更新生命
第五課、聖經:神的話語
介紹聖經、聖經的神啟性與權威性、如何研讀聖經、實踐與分享聖經
第六課、禱告:與神交談
禱告的對象、禱告的態度、禱告的大能、禱告的方式
第七課、教會:屬靈的家
教會的身分、教會的使命、教會的團契、教會的聚會
第八課、死亡:進入永恆的門
靈魂與肉體的共存、死亡如睡眠的比喻、復活與最終的審判、永生與永刑的結果、有新天新地的盼望
第九課、信心與行為:活出信仰
信心與行為、得救與得勝、為義與成聖、加爾文主義和亞米念主義
第十課、財富與奉獻:忠心的管家
信仰如何看待財富、成為財富的好管家、要累積天上的財寶、願甘心樂意的奉獻
【專文目錄】共計30篇
1-1 從A-B-C 視角看演化與創造
1-2 從音樂與基因看創造的智慧
1-3 神導演化論:現代科學與信仰的橋樑
2-1 聖經中的三一神論
2-2 從基督教看一貫道
2-3 基督徒可否吃祭物?
3-1 耶穌和亞當的對比
3-2 基督的神人二性與教會應對異端
3-3 耶穌基督,慈愛的代求者與公義的審判者
4-1 聖靈的工作:超越情感經驗的真實力量
4-2 聖靈充滿對於信徒的意義
4-3 聖靈的活水:流動的生命與滋潤的恩典
5-1 如何養成讀經的習慣:給初信者的建議
5-2 數位時代基督徒的讀經挑戰
5-3 基督徒如何應用和傳揚神的話語?
6-1 從哥林多前書十四章看說方言
6-2 禁食禱告的意義與實踐
6-3 靈修與禱告:建立與神親密同行的生活
7-1 福音派教會 vs. 靈恩派教會
7-2 數位時代與基督徒的肢體生活
7-3 現代教會的使命:從社區參與到全球宣教
8-1 從基督信仰看生死的轉變與意義
8-2 從基督信仰來看祭祖
8-3 基督徒如何面對喪親之痛?
9-1 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嗎?
9-2 天國的門會關嗎?
9-3 如何在職場和生活中實踐信仰?
10-1 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十一奉獻?
10-2 基督徒為什麼要行善與捐輸?
10-3 在金錢上成為神國的好管家
●編寫原則全方位:
以系統神學為架構、以經文彙編為綱要、以嘉言美句顯精華、以主題專文來思辨、以實踐信仰為目的
●多功能使用方式:
系統神學的入門、小組查經與討論、講章預備的素材、主題專文的探討、護教與信仰對話、信仰生活的實踐、嘉言美句的應用
■試讀內容
第一課 人類:起源與意義
【引言】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探索自己的起源,演化論與創造論便是在這個追尋中的兩個主要觀點。演化論認為生命是在漫長歲月中,透過自然選擇逐步演化的結果;而基督信仰堅信宇宙與生命是由神所創造,充滿智慧與目的。隨著科學的進步,神導演化論試圖將信仰與科學連結,認為神透過演化的過程來實現祂的創造。本課將帶領大家深入探討演化論、創造論與神導演化論的異同,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神的創造計畫 、罪的源頭以及祂為我們所預備的救贖恩典,進而明白我們在神心目中的寶貴地位與使命。
【大綱】
1.1. 演化論、創造論與神導演化論 1.2. 人類的本質
1.3. 人的墮落與罪
1.4. 救贖人類的計畫
【1.1. 演化論、創造論與神導演化論 】
演化論、創造論與神導演化論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世界觀。演化論主張物種透過自然選擇與遺傳變異逐步演化,強調過程中的隨機性與長期的累積變化;而聖經啟示的創造論則宣告宇宙萬物與生命的存在是由一位全能的創造者所精心設計與創造的,具有目的性與秩序。神導演化論則試圖在這兩種觀點之間建立橋樑,認為神透過演化過程來達成祂的創造計畫 ,將神的主權與科學的演化機制結合。
這三種觀點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生命的起源與宇宙的秩序。接下來,我們將先探討演化論與創造論的核心理念,最後再討論神導演化論如何調和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並提供可能的統合視角。
【1.1.1. 達爾文演化論 】
查爾斯·達爾文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提出了 【演化論】,然而,演化論中存在著許多挑戰。
【達爾文演化論的主要挑戰】
1.過渡化石的稀少,未能說明演化的連續性。
2.遺傳學上的挑戰,基因突變通常是有害的。
3.原始生命的起源。演化論主要解釋生物的「多樣性」,但對生命如何從無機物中出現並沒有解釋。它也缺乏宏觀演化的證據,例如,如何從單細胞生物變成多細胞生物,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等。
達爾文的演化論提出了物種透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而逐步演化的觀點,對科學影響深遠。然而,演化論面臨上述許多挑戰,在解釋生命的本質和宇宙的來源上顯得不夠周全。
〈請參考專文1-1從A-B-C視角看演化與創造〉
與此同時,聖經則提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根據聖經的啟示,宇宙和生命是由一位全能的創造者所設計和創造的。接下來,我們將探討聖經的創造論,了解這位神如何藉著祂的話語創造萬物,以及祂所設計的宇宙秩序如何展現祂的智慧和力量。
【1.1.2. 聖經的創造論】
與演化論不同,聖經的創造論認為世界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由神按照祂的計畫創造的。底下是相關的經文:
﹘(創世記1:1) 「起初, 神創造天地。」
﹘(詩篇33:6) 「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
﹘(約翰福音1:1-3)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羅馬書1: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在專文1-2 從音樂音階與遺傳基因來解說創造論中,我個人嘗試以音樂中的七個音階來類比生物體內DNA 的四個核苷酸。正如僅僅七個音階,透過無數多樣的旋律組合,便能譜出無數美妙的樂章;幾個核苷酸的多樣排列組合,也能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命形式。這些排列與組合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一位設計者的智慧創造。創造論認為,生命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正是反映出神深邃的智慧與設計。
〈請參考專文1-2 從音樂與基因看創造的智慧〉
總結來說,聖經的創造論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充滿計畫與秩序的宇宙觀,強調生命與宇宙的和諧並非偶然,而是出自那位全知全能的神的精心設計與創造。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神導演化論試圖在信仰與科學之間找到平衡,認為演化是神用來實現祂創造計畫的工具。接下來,我們將探討神導演化論,看看這種觀點如何調和演化論與神的創造工作。
【1.1.3. 神導演化論】
神導演化論 Theistic Evolution)是一種結合科學與基督信仰的觀點,主張神是宇宙與生命的創造者,而演化是神使用的創造工具。以下是神導演化論的核心觀點:
A.神是創造的源頭:
宇宙和生命由神創造,演化過程是神創造計畫的一部分。
接受生物演化的科學觀點,並相信神引導這一進程。
B.科學與信仰的和諧:
科學與信仰不互相排斥,科學描述的是「如何」的問題,信仰則解釋「為何」的問題。
演化的自然過程可以與神的主權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
C.創造與演化的結合:
神的創造不是瞬間完成,而是,過漫長的演化過程逐步實現。
《創世記》的描述可以象徵性解讀,並不一定是字面上的時間紀錄。
D.人的靈魂是神的直接創造:
雖然人的身體可能經歷了演化過程,但人的靈魂是神直接賜予的,這體現了人類在神計畫中的特殊地位。
E.聖經的詮釋:
《創世記》中的創造故事並非科學紀錄,而是啟示神與祂創造的關係。
演化論與聖經的創造論在不同層面上可以共存,彼此補充。前者描述自然規律,後者揭示終極意義。
F.神的主權與自然規律:
神設立並維持宇宙的自然規律,演化過程是神創造計畫的一部分。
神仍然掌控一切,自然規律顯示出祂的智慧與主權。
G.神蹟與信仰的維持:
神導演化論雖接受自然法則,但仍然強調神蹟的真實性,特別是基督信仰中的核心神蹟,如耶穌的復活。
神的作為並不限於自然法則,神蹟展現了祂在自然規律之外的超越能力。
神導演化論試圖在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之間架起橋樑, 強調神是宇宙與生命的創造者,而演化過程是祂所使用的工具, 兩者並不衝突。這一觀點為基督徒提供了一條能夠同時尊重科學發現,並持守信仰根基的道路。
〈請參考專文1-3 神導演化論:現代科學與信仰的橋樑〉
然而,無論科學如何解釋生命的發展,聖經明確告訴我們, 人類是按著神的形像暱造的,這賦予了我們獨特的尊嚴與使命。從《創世記》到《詩篇》,聖經多處指出人類作為神形像的代表, 與其他受造物有著根本的不同。不過,這「形像」的具體內涵在神學界仍有多種詮釋與討論。學者們從本質、功能與關係等不同角度探討神形像的意義,這不僅體現了我們的本質,更深刻影響我們如何理解自己在人生中的使命。接下來,我們將反思人類的本質,探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展現神的形像。
【1.2. 人類的本質】
聖經告訴我們,人類是按照神的形像暱造的,這賦予了我們與眾不同的價值與尊嚴。根據神學家對「上帝形像」 Imago Dei)的討論,這一「形像」並不僅限於外貌,而是反映在人類本質中的多個面向,包括智慧、道德能力、自由意志與靈性等。這些特質使我們能夠認識神,並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人類也因此暱賦予在地上管理神所創造的一切的責任,這不僅是我們尊貴的印記,也是神聖的使命。透過這些特質,我們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彰顯神的形像。
【1.2.1. 人有從神來的形像】
人類之所以與眾不同,源於我們是照著神的形像被造。這種形像不僅表現在我們擁有理性與智慧,更體現在道德判斷的能力和靈性的深度。根據神學觀點,這些本質特徵是上帝親自賦予的,使我們有能力在善與惡之間做出選擇,並且擁有自由意志來決定是否與神同行。這種形像不僅僅是一種功能性的表現,而是根植於我們的存在本質中,即使我們無法完全行使這些特質,這些能力仍然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這份形像使我們具有崇高的尊嚴,讓我們在神眼中是寶貴的。聖經中多處經文也強調了這一事實:
﹘ (創世記1:26-27) 。「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 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
﹘ (詩篇139:13-14) 。「我的腑是是你所造的……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1.2.2. 人有從神來的任務】
作為按照神的形像暱造的子民,我們肩負著一項神聖的使命:管理神的創造。這項使命並非僅僅是統治,而是帶著愛與責任,按照神的智慧與旨意來看顧這世界的一切。神學家指出,這一「功能」實際上是我們本質中的一部分,而非單獨的行動表現。換句話說,我們暱賦予這份管理的能力,是因為我們本質中具備神的形像。因此,我們暱呼召要在生活中展示神的公義與良善,不論是在家庭、社會還是自然界中,這都是我們對神所交付使命的回應。
-(詩篇8:6-8) 「你派他管理你派所造的,使萬物 …… 都服在管,腳下。」
-(創世記2:15) 你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萬管修你使看守。」
透過這一討論,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人類因神的形像而具備尊嚴與使命。這一形像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標誌,而是深深
嵌入我們的本質之中。然而,這一切在亞當與夏娃的悖逆中暱打破,隨之而來的是罪的進入,破壞了原本親密的神人關係。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人類的墮落與罪,並思考這對我們生命的深遠影響。